1. 人民币的反弹属于区间和阶段性波动
***外汇投资研究院***经济学家谭雅玲认为,当前人民币的反弹属于区间和阶段性波动,趋势性贬值还未终止。这意味着人民币仍然面临着贬值的压力。尽管近期人民币汇率有所回升,但这只是短期的波动,不应过于乐观。
2. ***加息对人民币贬值影响明显
今年以来,***持续加息对人民币汇率产生了较大的影响。***加息导致美元持续升值,而其他非美元货币则过度贬值。这种情况下,人民币顺势贬值,相当于在这个过程中收了一部分利息。预计短期内人民币仍将处于相对贬值态势。
3. 一带一路投资对人民币贬值起推动作用
据***智库“***企业研究所(AEI)”称,一带一路在***经济大跃进时代,每年投入1000亿美元。受疫情影响,一带一路的投资规模有所减少,进而影响到人民币汇率。一带一路投资的减少使得***的对外支付压力增加,进而推动了人民币的贬值。
4. ***进口货量对人民币贬值有利
相对于绝大部分***人,人民币贬值对***来说相对有利。当前,***在***的进口货量仍占到35%以上,人民币贬值可以降低进口性通胀的压力,从而减少对***出口商的影响。
5. 人民币贬值受基本面波动限制
尽管人民币汇率存在贬值的压力,但长期走势仍然受到基本面的波动限制。离岸人民币很难突破去年11月的高点,即7.3748。大幅贬值的可能性较小,冲动换汇可能会带来亏***,不值得冒险。
6. ***加息放缓将减缓人民币贬值
虽然当前***持续加息对人民币贬值产生了压力,但未来***加息的脚步有望放缓。由于美元持续升值导致其他货币过度贬值,最终只会对***自身造成反噬。***加息放缓将有助于减缓人民币的贬值。
7. 外资流出对人民币汇率产生负面影响
外资流出是人民币贬值的一个重要原因。持续的资本外流导致了人民币的供求矛盾,进而对汇率造成了负面影响。人民币汇率的走势还与资本流动相关,外资流出可能继续对人民币产生负面压力。
8. 市场信心和***加息预期影响人民币贬值
近期,市场对人民币的信心不足,同时受到***加息预期的影响,人民币汇率持续贬值。日前,美元/离岸人民币汇率一度冲至7.277,刷新自去年12月以来的新高。这表明,美元对人民币的兑换比例越高,人民币的贬值压力就越大。
9. 短期内人民币仍将处于相对贬值态势
综合上述因素,预计短期内人民币仍将处于相对贬值的态势。尤其在今年第三季度,人民币汇率将继续震荡下行。随着经济提振政策的效果逐渐显现,预计第三季度后期人民币汇率将出现一定的回升。
10. 不会出现人民币跌破8的情况
尽管人民币汇率存在一定的贬值压力,但不会出现人民币跌破8的情况。这主要是因为***加息的脚步将放缓,而且国际市场需要稳定的人民币汇率。人民币贬值的幅度将受到一定限制。
目前人民币汇率的反弹只是短期的波动,趋势性贬值还未终止。***持续加息、一带一路投资减少、市场信心不足等因素将继续对人民币产生压力。短期内人民币将继续处于相对贬值态势,但长期来看,人民币汇率的走势将受到基本面波动的限制。在外汇投资中应保持理性,避免冲动换汇和过度投机。